作为一个从不挂科的计算机人,我的学习究竟有多松弛
作为一个从不挂科的计算机人,我的学习究竟有多松弛
前言
老生常谈的问题:课内的学习内容远远不能覆盖计算机学科的内容。
我知道,几乎无数人都会告诉后辈:课堂内的内容完全不够,需要自己自救,补课。
体现在SCNU就是图灵班的存在,我一个大三老登去听大一的课听得我汗流浃背,于是我愈发感觉到自己这些年的光阴确确实实被我浪费了。
但是,前辈们几乎不会说明的有两点:
- 自救的具体方向
- 自救的具体方法
- 第一点很容易知道——前辈不知道你究竟希望走什么方向,于是只能很笼统地说“不管走什么方向,都要自救”。
这太对了,但没用。
比如说你其实是想走人工智能方向,但前辈让你看了一大堆web和ctf相关的东西(这不是坏结局,这只是普通结局),前辈也只是多学了几年,并不能背的起“影响你的人生道路”这口大锅。
而放到初学者自己身上,则是“我也不知道我对什么感兴趣,我甚至对计算机都没有一个完整概念”。
就算想自救也不知道该看什么,该学什么,并没有起步也没有落地,只是在不停地原地踏步嘴上始终说着诸如自救啊补课啊什么奇奇怪怪的话语。
这两种情况撞在一起,很容易引发坏结局1:你学了4年计算机,累了4年发现并没有学到什么干货,于是支了个码农炒粉的摊子。
- 第二点则是一件很看脸的问题——你的前辈水平如何
如果你碰到的前辈是我,那你已经成功触发了坏结局2:你4年跟前辈打了无数游戏,已经成为了游戏领域大神。(悲
这边我倒是没有什么好的建议,网上有着无数计算机学习的顺序图,学习内容的视频也有无数内容。我尽量给出一个我能认可的学习树图。
part 0 你的课外生活
这是最不重要的一个part,但也是大伙最容易翻车的一个part,嗯,我已经翻车了。
首先要摒弃的便是完美主义:你不是超人,不可能超量完成所有任务,甚至你不能完成你能看到的所有任务。
我大一在团委工作,大二在班委工作,大三终于意识到学习重要性,死皮赖脸找老师要了项目希望能在课后完成。
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
上面说的课外任务,我一个都没有完全完成,而同时期的所有学习任务,全部被耽搁了,影响了。
我知道很多人都会希望体验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但多姿多彩是有代价的。
因为我们高中已经经历了太过痛苦的生活,于是大伙自然渴求着放松,人之常情。
大学确实时间上会更加自由,可以自己调控,以及许多声音会告诉你“读大学的时候要是有高中一半努力就不会挂科”。
欸嘿,我真信了。
这里有个最大的误区在于,这句话完完全全是对的,你要有高中一半努力肯定不会挂科。
所以你真的只有高中一半努力啊?
所以你真的按照高中的方式努力啊?
所以你真的觉得自由时间是放松的啊?
我知道各位希望能够在大学收获很多,甜甜的恋爱、健身的汗水、优异的成绩、激烈的比赛,如果还能有点科研成果最后还能美美保研就更好了。
应该怎么做?拜托我怎么知道你最想要的是什么,恋爱?健身?比赛?游戏?保研?还是学习?
我只能说,如果你知道自己不是天才,且打算要在不挂科的情况下完成别的事情,那么不要超过一项课外任务。
顺便一提,优秀的成绩,通常被认为是一项课外任务。
part 1 你的学习树
其实我很反感一种分类方法:按照学年分类学习内容。
至少我的大学课表大致是这样的:
- 大一:数学基础、c++、计概
- 大二:计组、数据结构、python、操作系统、网络web
- 大三:数据库、编译原理、互联网深层内容
这种学法没有任何毛病——除了我现在什么都不会。
前端不熟,后端不会,架构不懂,运维也很艰难,c++和python只能说用过,我甚至不敢说自己会用c++……
- 本文作者:Civil
- 本文链接:http://civil-why.github.io/2c0a1d945f4e.html
- 版权声明:本博客所有文章均采用 BY-NC-SA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